自我批評缺少“辣味” /新華社
  第二批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正在各地扎實推進,有序開展,以作風建設的新成效開創改革發展的新局面。
  新華社記者近期在基層採訪時發現,個別地方打著學習交流名義的吃喝接待有所抬頭,閉門造車寫材料、下基層蜻蜓點水等現象值得警惕。
  借工作名義吃喝仍“潛行”
  今年以來,針對各類隱形的“四風”現象,各級紀檢部門重拳出擊,取得明顯成效。但記者近期走訪發現,個別地方和部門打著教育實踐活動的幌子,頻繁“串門”,美其名曰“交流”,實則暗藏公款吃喝。
  記者近日在東部某地級市看到,當地一些歷史文化場館紛紛掛牌成為教育實踐活動教學點,各地前來交流學習的黨政團體絡繹不絕。當地一個知名紀念館館長告訴記者,今年以來,前來參觀學習的外地黨政團體日益增多,進入四月,前來參觀的團體平均每天超過10批次。
  “藉著參觀學習,吃喝接待也必不可少。”當地一位負責接待的幹部說,普通學員大多安排自助餐,但一些重要崗位的處級幹部和廳局級幹部大多要安排專門宴請,不僅標準不低,當地領導也要到場作陪。“為安全起見,一般安排在好一點的部門內部食堂,或者在一些會所。”
  所謂“群眾”是幹部扮演
  近期,山西呂梁市交城縣委書記李志安抄襲呂梁市委書記高衛東的講話稿,被網民舉報引發關註。“上級文件摘一段,領導講話抄兩句,先談認識後說體會,實際內容蜻蜓點水。”……一些基層幹部為應付上級檢查,紛紛總結出教育實踐活動的發言訣竅。
  更令人不解的是,在個別地方,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卻“難見”群眾。有基層幹部反映,一些領導即使下到田間地頭、廠礦工地,見到的所謂群眾也多是基層幹部。
  提意見“不得罪領導”
  “照鏡子、正衣冠、洗洗澡、治治病”是此次教育實踐活動的總要求。但在一些地方和部門,查找問題避重就輕、自我批評虛多實少,一些基層幹部的反思“空”,不像“自己”。
  長三角地區一位科級幹部說,本單位開展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,領導表態“要和每位一線職工談話”,且要求“必須給領導本人或班子成員提意見”。如何既“提意見”又“不得罪領導”,讓大家犯了愁。
  (原標題:教學點每天接待10批“參觀團”吃喝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zi93ziiix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